大數據的推薦下看起了《色‧戒》的解析。
這個片單好好看,分別為〈麻將戲〉3篇、〈易先生〉3篇、〈王佳芝〉6篇的解析。
另外還有這一篇,角度略為不同但也很有趣。
電影我只看過一次,當時根本沒注意到麻將戲有這麼多心眼,其實我覺得沒有深度去解析逐禎逐句看的話,可能也都不會注意到,但李安仍是細緻地刻劃了每個小細節,對自己的作品無比用心。
易先生,張愛玲原著只給了姓,李安則添上了默成之名。
「易」,交易、變移。
「默」,緘默、隱忍。
「成」,水到渠成。
三字各表露了易先生的行事準則。軍校出身卻賣國變節,扼去心中曾有的忠貞與榮光、做人不齒的勾當活在黑暗,才能以他人恐懼成就自身。但這所謂的自身也只是「活著」。「我已經很久都不相信任何人了,可是我還活著。」
王佳芝,詭譎無定的時代裡,策畫變革中的一招廢棋。
動盪中被家人所棄、戲中被朋友所計、一無所有寄人籬下,正式進入諜報特務的工作後做可拋可棄工具人,不允許有聲音不允許有意志,卻因為「敵人」而找回了自己,即使不過是被豢養的金絲雀,「你和我在一起。」就是她被遺棄的人生裡僅能獲得的所有的愛。於是她在刺殺行動中說出了:「快走。」。
影片闡述得很多,而我很喜歡的是「天涯歌女」的段落。
易先生約王佳芝在上海虹橋區見面,此區是日本軍官的取樂之所,彼時日軍離敗亡不遠,在此地的軍官有逃避現實的也有在溫柔鄉中頹廢落淚的。王佳芝在抵達是被認作了妓女還差點被人拉走。見到易先生時忍不住問了一句:「怎麼約在這。」易先生則說如今就是如此魔幻,日本大勢已去而此地依舊歌舞昇平。
王:「我知道你為什麼約在這,你想我做你的妓女。」
易:「我帶妳來,比妳更知道怎麼做娼妓。」
當年的我未曾細想其中意思,如今才知道這是易對自己的嘲諷。
幹著賣國的生意,曲意逢迎,為虎作倀,倀和娼也沒有什麼分別。
而王佳芝唱的曲子〈天涯歌女〉,訴說的是歌女淪落的不得已,家山北望不得復返的無奈,人若浮萍亂世飄移,宏大歷史的洪流之外,不值一提的兒女情愛卻是唯一慰藉。易賣了國,內心的轉折我們不得而知,走狗罵名倒是響亮,逢迎的人很多皆為利往,和他說著家山北望,妹與郎不分離的,只有眼前看著非常傻的情婦。
戒慎恐懼而活著的易,最初對汪佳芝支配施暴的易,此刻鬆開心防,流下眼淚。而傻傻的王也沒想到自己以色事人最後卻能走進他人內心,最後珠寶店才會征征地愣住。
刺殺任務失敗後,王佳芝坐著人力車離去,兩個不一樣的解析裡,這一段看了我都眼淚汪汪的。王的內心在珠寶店裡是如何天人交戰,而繁忙的街道即便遇上封鎖也只是市井日常中的一環。這樣的風景她是再也見不到了。
PS.車夫背上的號碼是李安生日這點我好震驚,解說把這解做導演想要用自己方式溫情地送這個女孩走最後一程。結合選角時有說湯唯外貌給人的感覺就是會做出傻事的氣質,王佳芝就是這樣很傻卻很真的角色,不夠聰明所以為他人理想傾盡所有,真的是很讓人感慨,也覺得導演很珍愛這個角色。
回到標題,亂世浮沉,賣國與賣身,同是天涯淪落人。
易的賣國是自己選的,王的賣身也可以說是自己選的。
一個為自己、一個為他人,雙方初識同為戒備,因性的本能也喚醒了曾經能夠愛的本能,處在不同的位置,甚至不夠了解對方所有的行為動機,卻還是意外地達成了共鳴,然後雙雙選擇沒有道別的結束。我不知道如何結語,但真的很喜歡這樣人性與時局、意志與本能交織的故事。
《色‧戒》是2007年的電影,我應該是那年看的,距今也有17年多了,這次只有看解析而有的想法,如果有什麼細節寫錯就請多包涵了。
2025/05/05 夏米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